《庄暴见孟子》

[原 文]

庄暴见孟子,曰:“暴见于①王②,王语暴以好乐③。暴未有以④对⑤也。”曰:“好乐何如?”孟子曰:“王之好乐甚⑥,则齐国其庶几⑦乎?”

他日,见于王,曰:“王尝语庄子⑧以好乐,有诸⑨?”王变乎色⑩曰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(11)好世俗之乐耳。”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(12)。今之乐犹(13)古之乐也。”曰:“可得闻与(14)?”曰;“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(15)?”曰:“不若与人(16)。”曰:“与少乐乐,与众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众。”“臣(17)请(18)为王言乐。(19)今王鼓乐(20)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籥之音(21),举(22)疾首(23)蹙頞(24)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(25)好鼓乐,夫(26)何使我至于此极(27)也!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(28)!’今王田猎(29)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(30),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:“吾王之好田猎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!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’此无他,不与民同乐也。今王鼓乐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箭之音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鼓乐呢?’今王田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田猎也?’此无他,与民同乐也。今王与百姓同乐,则王(31)矣。”

[注 释]

①于:被。②王;指齐宣王。③语(yù)暴以好(hào)乐;状语后置,即“以好乐语暴”,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了我(庄暴)。语,告诉。④有以:有什么话。⑤对:回答。⑥王之好乐甚;即“王甚好乐”。之,取消“王好乐”这个句子的独立性,使它成为假设复句的分句。⑦其庶几(jī)乎:也许差不多了吧。意思是政治该会相当清明了吧。其,表推测语气的副词,相当于“大概”、“也许”。庶几,差不多。⑧庄子:对庄暴的尊称。⑨诸:之乎。之,这回事。⑩变乎色:变了脸色。乎,时态助词,相当于“了”。(11)直:只。(12)乎:了。(13)犹:如,同。(14)与(yú):同“欤”,疑问语气词。(15)独乐(yuè)乐(1ě),与人乐(yuè)乐(1ě),孰乐(1è):第一、第三的“乐”(音乐),名词用如动词,指“欣赏音乐”。第二、第四、第五的“乐”是形容词,意为“快乐”。孰,哪一个、哪一种。(16)不若与人:“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”的省略。(17)臣:孟子自称。(18)请:表敬副间,请允许(我如何如何)。(19)今:如果。(20)鼓乐:奏乐。鼓,动词,奏。(21)钟鼓之声,管籥(yuè)之音:互文,即“钟鼓管籥之声音”,要合译。管籥,都是管乐器,类似今天的笛和箫。(22)举:全部。(23)疾首:头痛。(24)蹙(cù)頞(è):皱眉头。蹙,收紧。頞,鼻梁,这里借指额头。(25)之:取消“吾王好鼓乐”这个句子的独立性,使它充当一个分句。(26)夫(fú):转折连词,然而。(27)极:极端,顶点。(28)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:互文,即“父子、兄弟、妻子离散不相见”,要合译。(29)田猎:打猎。田,即“畋”(tián),也是猎。(30)羽旄(máo)之美:即:“美羽旄”。之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羽旄,装饰着羽毛的旗子(古代常用鸟羽或旄牛的尾巴作为旗帜上的装饰),这里借指“仪仗”。(31)王(wàng):动词,称王。这里指统一天下。

[译 文]

庄暴来见孟子,说:“我被君王召见,大王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了我。我不知用什么话来回答。”(庄暴接着)问:“(国君)爱好音乐怎么样?”孟子说:“君王非常爱好音乐,那么齐国(施仁政)差不多有望了?”

有一天,(孟子)谒见宣王,问道:“君王曾经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,有这回事吗?”齐宣王(一听,)脸色都变了,说;“我不是爱好先王的音乐,只是爱好时下流行的音乐罢了。”(孟子)说;“大王(既然)非常爱好音乐,那么齐国(施仁政)恐怕有希望了。(至于喜好)当代的音乐(同喜好)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。”(齐王)说:“能让我听听(这个道理)吗?”(孟子)问道:“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感到快乐,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感到快乐,哪一种更快乐呢?”(齐王)说“(独自欣赏音乐)不如同别人(一起欣赏音乐快乐)。”(孟子又)问:“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感到快乐,同许多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感到快乐,哪一种更快乐呢?”(齐王)说:“(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)不如同许多人(一起欣赏音乐快乐)。”(孟子说:)“请让我给大王谈谈什么是真正的欢乐吧。如果大王在这里奏乐,百姓听到大王这里有钟鼓管籥的声音,都觉得头痛,皱着眉头互相传告道:‘我们大王(既然)爱好音乐,却为什么使我们陷入这种极端痛苦的境地呢!父子、兄弟、妻子、儿女不能相见,东奔西散!’如果大王在这里打猎,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,看到(大王)华美的仪仗,都觉得头痛,皱着眉头互相传告道:‘我们大王(既然)爱好打猎,却为什么使我们陷入这种极端痛苦的境地呢!父子、兄弟、妻子、儿女不能相见,东奔西散。’这没有别的原因,(只是因为大王)不和百姓同享欢乐呀。如果大王在这里奏乐,百姓听到大王这里有钟鼓管籥的声音,都高兴地面有喜色,互相传告道:‘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生病吧,(不然)怎么能够奏乐也?’如果大王在这里打猎,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,见到大王华美的仪仗,都高兴地面有喜色,相互传告道:‘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生病吧,(不然)怎么能够打猎呢?’这没有别的(原因),(只是因为大王)能跟百姓同享欢乐呀。如果大王(能)和百姓同享欢乐,那么就可以统一天下了。”

[鉴 赏]

《庄暴见孟子》的中心思想是君王要“与民同乐”。作者以小见大,虚设实击,先写庄暴见孟子,提出问题:“好乐何如?”接着写“孟子见王”及对“好乐”所作的具体分析:是“独乐”还是“与人乐”,是“与少乐”还是“与众乐”,这是不同性质的“好乐”。然后采用对比写法,比较不同性质的“好乐”所得的结果:如果“不与民同乐”,则百姓“举疾首蹙頞相告:吾王‘何使我至于此极也!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’。如果“与民同乐”则百姓“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……’”从对比分析中自然地引出合乎逻辑的结论:“与百姓同乐,则王矣”。文章从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,环环紧扣,层层深入,条理清晰,结构谨严,具有很强的说服力。

字数:2595

注释

[作者及作品简介]
本文选自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。《孟子》及作者请参看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的“作者及作品简介”。

作者:《孟子》


知识来源:彭格人 主编.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.